0

很多事情发生之后,人们只是知道这件事发生了,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为什么人们不知道为什么?

2024.09.27 | 念乡人 | 137次围观
很多事情发生之后,人们只是知道这件事发生了,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为什么人们不知道为什么?
或许因为历史原因,很多事情比较复杂,已经难以穷究真相,也就对于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语焉不详,即便有也是充满了各种猜测,并非真的就知道为什么。甚至,编写史书的时候也是如此,很多事情语焉不详,有的还用了迷信的思想去解释,当然也就让人们如坠五里雾中,认不清东西南北了。流传时代久远,事情真相不明,传说众多,谣言还不少,各种版本的都有,于是,人们也就不求为什么了,只是知道有那么个事,过一段时间,甚至连那个事情都忘却了。毕竟,人们善于遗忘,要是不经常提起,不经常刺激,当然就记不住了。历史只负责忠实记录,但对于“忠实”二字都做不到,也就只能记载一些帝王将相的家事了。 帝王喜欢愚民,宁可让人愚不可让人智。很多事情不适合宣传,也不适合让老百姓知道。譬如那些宫闱秘史、皇权争斗、贪污腐败等等,也就按下不表了。而那些适合公布的事,就要大张旗鼓地搞宣传。譬如免除几年徭役、赋税,赈济灾民,为民求雨,信奉佛教或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也就是说,老百姓只能知道帝王想让他们知道的事,而不能知道帝王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事。即便如此,倘若不是亲身经历,老百姓知道的事情也只是冰山一角,大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除此之外,帝王还要用封建迷信迷惑人们,不让人们接受普遍的教育,把很多事情的出现归结为天命,归结为掌权者做了不好的事情,以此来搞政治斗争,打击对立面。那么,愚民的结果就是老百姓变得没有文化知识,就更别提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了,或许愚民政策可以解释古代没有科学产生的原因。帝王还要神化自己,给自己编造很多神迹,还要自称为天子,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顶礼膜拜,由此获得超级话语权。以至于“君无戏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说个玩笑话,大臣都得山呼“皇帝圣明”。如此一来,还有什么事情能查出真相的?就更别提报道真相了。老百姓早已经愚昧和麻木,不再关心国家大事,只求自己安安稳稳活下去就行了,就是做牛做马也要活下去,而不能有什么反抗帝王的行为产生了。只有当他们吃不上饭的时候,才会铤而走险。 从皇帝到地方官员都在贯彻愚民政策,也都具有很大的话语权,而老百姓失去了话语权之后,就只能听从整个官僚系统的官员做主了。官员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也是;官员说不是什么,就不是是什么,是也不是。而从朝廷到地方官员的命令传达过程需要时间,执行过程也是层层衰减,更何况地方官员要层层加码,搜刮民脂民膏。于是,很多命令传到地方就不痛不痒了,很多地方上的事情不能动达天听,被地方官员“捂盖子”了。就是皇帝知道一点事情,问起来也只能找地方负责的官员来问,而不会找已经失去话语权的老百姓来问。于是,地方负责官员早就想好了应答对策,委婉地说明一下就行了,不会受到追究,更不会负什么责任。那么,事情也就只会在民间流传,流传一段时间,就成了故事、笑话,而变得不真实起来,渐渐地,人们也就忘了。哪里还会有人追究为什么? 古代官员的责任不是追究为什么,而是要让事情赶快过去,哪怕稀里糊涂地过去也行,只要没人追究就算是万事大吉。能“捂盖子”,不让事情泄露,当然最好,要是“捂盖子”不严实,消息泄露出去,就要想方设法应对上面的盘问,同时要多花银子,把事情搪塞过去,要是有读书人想弄明白为什么,就会横遭打压,因为官员们都知道,只要把想弄清为什么的人控制住,事情就算是解决了。没人会在乎那些事情,即便皇帝要求公开事情的处理结果,也早就有师爷把文案炮制好了,张贴出去就行了。于是,事情很快就成了过去的事情。过一段时间人们就忘记了,当然即便有人提起来,也就不知道为什么了,只能猜测原因,但时间已经洗刷了一切。由此来看,历史上的很多事情都不可信,因为那些事情只是事情,却不知道为什么发生,或者只是编订史书的人随意揣测,或者是被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改写了的事实,当然也就不是真正的事实了。 不知道为什么的人们很快乐,因为他们只会抱了看客的目的,看个热闹,跟着呐喊几声,却不去问个为什么,谁想问了,谁就是和官府过不去,谁就要受到大家的谴责,为什么非要做那根出头的椽子呢?何况官府里都是青天大老爷,质疑青天大老爷就是和人们做对,甚至会把灾难带给人们。于是,人们纷纷远离那些质疑的人,甚至会把他们当做异端,当做疯子,就连亲人也不理解,要和他们断绝关系了。 如此一来,人们就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有事情发生,而事情的原因就只能让那些具备话语权的人来说明了。而很多这种说明说出来和没说出来没什么两样,官话套话一大堆,弄得人们越发不知道为什么了。渐渐地,竟至于连问个为什么的人都没有了,还到哪里去找为什么呢?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