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千万次指纹鉴定练就“火眼金睛” 浙报点赞嘉兴港区这位辅警

2024.10.13 | 念乡人 | 48次围观

千万次指纹鉴定练就“火眼金睛” 浙报点赞嘉兴港区这位辅警

  请输入图片描述

  11月16日,《浙江日报》刊发《嘉兴辅警施群峰亮相刑侦痕迹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千万次指纹鉴定,练就“火眼金睛”》一文,全文如下:

  在日前召开的第13届亚洲法庭科学学会指纹工作组学术研讨会上,代表中国发言的指纹专家施群峰,用流利的英语向与会各国“大咖”同行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刑侦痕迹鉴定领域内的工作方法和新学术成果。

  亮相亚洲顶尖刑侦痕迹学舞台的施群峰,其实并非科班出身。他是嘉兴市公安局港区分局刑事犯罪侦查中心的一名辅警,曾被评为浙江省“2020最美浙警”最美辅警、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嘉兴市道德模范。

千万次指纹鉴定练就“火眼金睛” 浙报点赞嘉兴港区这位辅警

  施群峰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

  2020年,施群峰通过比对痕迹物证,成功侦破了10起命案积案,17名命案积案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10多年来,施群峰刻苦钻研,在千万次指纹比对中练就了“火眼金睛”。

  “指纹鉴定就是要反复现场勘查、反复分析,细心就能行”“小小的一枚指纹通常只有1平方厘米大小,即便在电脑上放大也只有巴掌大,但在这些密密麻麻几十圈的纹线里,却隐藏着独一无二的特征。”手中拿着指纹鉴定专用的马蹄镜,施群峰跟记者不断比划着鉴定时的要领。现场提取的指纹很多时候是模糊的,但施群峰能从模糊的指纹痕迹中发现它的细节特征,并进一步强化,然后在海量指纹数据中比对、命中。

  2003年,从职高会计专业毕业后,施群峰当过会计,做过文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当地公安部门在招聘辅警,施群峰报名参加考试。“从小就有一个当英雄的梦。”施群峰说,小时候听广播剧《刑警803》,就特别想当刑警,想像他们一样抓坏人、破大案。

  初入警营的施群峰如愿进了刑侦技术科,但因不是科班出身,两眼一抹黑。施群峰回忆,第一次参加嘉兴举办的“命案破案会战”,连续两个月天天看上百枚指纹,却因不懂鉴定诀窍,直到最后一天才比中一个。

  比中指纹那一瞬间的成就感,刻进了施群峰的骨子里。自此,施群峰一头钻进指纹比对里。“门把手、镜子、水杯上的痕迹,我都忍不住盯着,吃饭时、睡觉前,满脑子全是指纹痕迹。”施群峰说,曾经为了一个指纹,他前后比对了上千次。正是这份执着,从业以来,施群峰依靠指纹比对破获了多起案件,并且于2020年被公安部选为“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成为全国205名专家中唯一的辅警。

  “别人说我是专家,其实我只是‘钻家’。”施群峰说,这些年,他不断在实战中提炼技战法,并独创了“痕迹快速甄别口诀”,先后发表《论提升痕迹人工检验能力的重要性》《内盗案件中现场痕迹分析的重要性》等10余篇论文。其中《指纹图像处理在指纹系统算法中的实践创新》被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收录。2019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施群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全省首个以辅警个人命名的专业人才工作室。

  在施群峰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叠厚厚的信。这些信来自四川、广西、安徽等地,表达的内容都是感谢。每一封信的背后都是一起命案积案。

  择其一打开,施群峰跟记者分享起来:去年5月,公安部发来命案积案协查通告,希望施群峰协助侦破一起1992年的血案。受限于线索缺少和当时有限的刑侦技术,该案犯罪嫌疑人始终未落网。“线索只剩下一枚模糊到肉眼看不清的指纹痕迹。”

  一遍一遍反复甄别、分析、鉴定……终于,施群峰从成千上万条数据中锁定了犯罪嫌疑人。4天后,凭借着指纹这一关键证据,该案逍遥法外28年的犯罪嫌疑人,被顺利抓捕归案。

  类似这样的经历,施群峰还有不少。去年,公安部向社会通报了8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新破获命案积案典型案例,其中有2起就是由施群峰比中破案的。

  施群峰的儿子小驰上初中二年级,他说:“我常常会因为爸爸的工作而懊恼,一直不理解他为什么总是不能陪伴我。”今年3月,小驰所在的学校举行了一次主题征文活动,他在作文中“控诉”自己的父亲,这篇作文后来获得全校一等奖。

  施群峰翻出儿子征文比赛的奖状,语气中满是自豪,同时也有愧疚。这些年,由于工作原因,施群峰隔三差五就要出差,最长的一次出差了两个月,连母亲意外骨折也是靠热情的同事帮助照顾。他说:“虽然陪伴少,家人却一直在默默地支持我。”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体现在小驰的获奖作文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了,国家就像我们的小家一样,需要有人拼死去守护。我会以父亲为榜样,为祖国的强盛努力奋斗。”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