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位外国青年电影人拍纪录片点赞重庆

2024.10.13 | 念乡人 | 47次围观

10位外国青年电影人拍纪录片点赞重庆

《柱国之础》导演等谈体会。记者 卢越 摄

10位外国青年电影人拍纪录片点赞重庆

外国青年电影人拍摄现场花絮。(受访者供图)

4月24日,2018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在西南大学圆满落幕。来自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的10位外国青年电影人,分别在重庆进行了为期10多天的创作,最后每人用10分钟的纪录片,从不同的视角展现重庆独特的文化和内涵。

火锅和桥都主题展示重庆特色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于4月10日在重庆启动。活动以“生态·生物·生活”为拍摄主题,10位外国青年电影人,各自在重庆进行独立拍摄与制作,并于昨日在西南大学进行集中展演。

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10位外国青年电影人分别关注了重庆极具特色的交通、火锅、大足石刻、钓鱼城、川江号子等,然后均以10分钟的纪录片形式进行呈现。

其中,由南非导演凯力安拍摄的《重庆三味》,引起现场观众的极大共鸣。纪录片从位于两路口的洞亭火锅开始,记录厨师用辣椒、花椒、八角、茴香配制火锅底料的过程,以及食客们在防空洞里酣畅淋漓享用火锅的场景。

为了拍好这部纪录短片,凯力安还提前做了功课,对中国的中医学、养生学和食补文化进行研究,也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由俄罗斯导演艾莉莎拍摄的《贯通》,则从重庆独特的交通着手,对索道、轮渡、轻轨、桥梁等进行拍摄,展示了重庆作为一座桥都的独特风格。

记录重庆非遗等传统文化

“川江号子起源于四川东部和重庆,是船工们为了统一动作和节奏而进行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它气势雄浑、高亢激昂,周围的山川、岩石、河流等都是它的听众。”由印度学生图拉西拍摄的《被遗忘的声音》,也让现场观众感到震撼。

在这部纪录片中,除了拍摄川江号子的表演以及对川江号子的传承,图拉西还在纪录片的开头和结尾,拍摄了一些年轻观众对川江号子的印象和认识。“年轻一代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我希望这部片子能够引起青年观众的反思。”图拉西说。

巴西导演巴罗斯拍摄的《石语者》,则关注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足石刻。纪录片从一位文物修复者入手,讲述了她与这些千年石刻之间的故事。美轮美奂的唐代石刻,在古朴的音乐背景下,让人仿佛领略到千年以前唐代繁荣的经济和艺术。

地域文化也受到外国友人关注

我市一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引起外国友人的关注。

俄罗斯导演安娜斯塔西娅拍摄的《神秘巴拉胡》,从一位姑娘想要寻找创作的灵感入手,拍摄了黔江美丽的巴拉胡景色、西兰卡普织锦、古陶器等极具当地特色的物品和文化;俄罗斯导演爱丽娜拍摄的《守望者》,通过讲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几位普通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医传统文化以及石柱的黄连、佛手等中药材产业;巴西导演伊莎贝拉的《对话历史》,则从在重庆自然博物馆从事化石修复工作40年的朱松林着眼,讲述了重庆古代远古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次活动的所有作品,都将通过互联网和海外展映等方式向全世界展播,优秀作品还将被推送参加国际大赛以及国际展映。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