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关注《首届安徽十佳公益律师》系列报道,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公益律师——周光成。周光成是安徽濠梁律师事务所主任,从2016年起,他积极响应省司法厅志愿服务小岗村的倡议,连续服务小岗村至今。在六年的时间里,周光成积极化解村民矛盾和纠纷,通过普法,积极推进村民自治,把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选择从事律师是受老师影响
周光成出生于1973年,安徽大学法律系毕业,选择从事律师也是受到自己高中老师的影响。
凤阳县小岗村驻村志愿律师周光成:
“在高中的时候,我们老师就是学法律,他后来也考了律师,我也受他的影响。后来家里亲戚发生了一点事,涉及到法律方面,我就决心学法律。”
1995年,周光成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从事专职律师工作,业务逐渐熟悉,周光成接手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在处理一些下岗工人的劳动纠纷中,周光成渐渐有了做公益的想法。
在了解到省司法厅有驻村律师之后,周光成就积极报了名。
成为驻村律师
为村民解纠纷
每周,周光成要去村里两次,因为时间有限,在解决矛盾纠纷中,周光成就推行了村民自治的理念。“我们要和村民代表充分沟通,说明我们村民自治代表有哪些权利,我们自治能解决哪些问题。”
村民自治是基层群众实行自我教育和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民主保障。通过自治把矛盾化解,让矛盾不上交。
在实践中,周光成挑选了退休的村干部,手把手地教,并成立了义务调解委员会。
李学忠原来是村里的退休干部,对村里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周光成跟他谈了要成立义务调解委员会的想法后,李学忠立马就答应了,并担任了义务调解委员会主任。
周光成说,村里的退休干部对当地的情况了解,也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了解。一旦每家有纠纷他们也清楚, 可以第一时间去接触和村民了解情况。
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周群之告诉记者,在调解过程中,周律师把涉及到的法律条文进行讲解,包括双方各自举证,他都会进行剖析。
2016年,周光成来到小岗村之后,就立即接手了村民严德来的一起物权纠纷。因为严德来腿脚不便,每次周光成都是亲自拿材料,送材料,甚至还要去省里有关部门核实情况。
从2013年到现在,严德来和他亲戚就2亩9分6的承包土地,发生了争议。虽然土地确权证书登记在严德来亲戚名下,但是土地一直是严德来在耕种。周光成说,他们在调解的时候,要求把土地确权证书更改过来,当时严德来的亲戚也同意,但是后期却又反反复复。
凤阳县小岗村驻村志愿律师周光成:
“我们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然后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把合同解除掉,把经营权证报到县政府,把经营权证撤掉,通过这个程序来解决他们的纠纷。”
目前,登记错误的土地证已经被撤销了。
周群之说,通过村民自治,不仅让矛盾及时化解,在调解、村民辩论的过程中,村民得到了普法,也有利于村里的稳定发展。平时,周光成还设立了法律大讲堂。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像周律师这样的好律师在小岗村,我们还希望他不能走。”
村民严德来:“非常受人尊敬的律师,他愿意为人民服务,办正事。”
来到小岗村之后,周光成化解村民矛盾纠纷69件,协调41起农民工劳动争议,开设了21次法律讲堂。
为乡村企业贡献力量
除了化解村民矛盾,周光成平时也参与到企业项目中。2008年村里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进行招商引资,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入驻,造成了年年亏损的局面。周光成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络,2016年,安徽农垦小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
在处理一些企业法律问题的时候,周光成发现小岗村的标识被不少外地企业侵权使用和抢注。
因为当地小岗村也注册一些商标,周光成就跟村两委建议通过成立专班,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在维护商标权益的同时,周光成还提出了合作模式。“设立一个新的公司,然后把大包干的商标录入新的公司,一切的受益归这个公司,把大包干这个商标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梳理,周光成处理了42类广告商标侵权,一共450件商标维权案件,促成商标合作8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900多万元。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
周光成将继续做好驻村志愿律师
为老百姓多办实事
为乡村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安徽经视记者 张鹏 阮铭康 报道
编辑:张晨
责编:左开勋 吴雯雯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 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转载加微信:dysjwx2003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