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网红滤镜”下的工厂真实相貌曝光!臭蛋蛋糕厂半年前刚被责令整改

2025.08.06 | 念乡人 | 3次围观

当"网红滤镜"褪下,山东某食品厂"臭鸡蛋蛋糕"事件调查触目惊心的生产现场。

2025年3月26日山东某食品厂的暗访画面引发全网震动,记者在打蛋车间内目击到令人作呕的场景:大量鸡蛋表面发霉、散黄、变质,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这些成本仅1.6元/斤的变质鸡蛋(市场价约4元/斤),经工人徒手搅拌后被倒入生产设备,最终被制成包装精美的"网红小蛋糕"。

更恶劣的是部分产品标注的生产日期竟是2025年4月1日,涉嫌系统性造假、企业前科与监管漏洞。涉事企业山东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此前已多次触碰监管红线。2024年10月该厂因违规生产被责令整改,但仅时隔半年便故伎重施。执法记录显示,其原料采购渠道疑似存在非法低价供应,且生产环境长期处于脏乱差状态。

“网红滤镜”下的工厂真实相貌曝光!臭蛋蛋糕厂半年前刚被责令整改

此次事件曝光后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现场查封涉事产品并立案调查。流量经济下的食品安全危机,卓乐食品厂的案例并非孤例。在网红经济浪潮中部分商家为追逐利润不惜突破道德底线:成本倒置。1.6元/斤的鸡蛋成本暗示原料来源存疑,可能涉及非法渠道或过期原料;感官作假,通过添加工业香精掩盖变质异味,使"臭鸡蛋蛋糕"摇身变为"香甜网红甜品",透支消费者对低价网红食品的盲目追捧,客观上纵容了此类灰色产业链的滋生。

“网红滤镜”下的工厂真实相貌曝光!臭蛋蛋糕厂半年前刚被责令整改

社会反响与行业警示:事件曝光后网友愤怒声讨中暴露出更深层隐忧:供应链黑箱。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商超称重零食多由乡镇作坊代工,包装精美但原料不可追溯;监管滞后性,舆论质疑为何整改后仍频发同类事件,呼吁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网红滤镜”下的工厂真实相貌曝光!臭蛋蛋糕厂半年前刚被责令整改

消费理性缺失:部分消费者为"打卡"网红产品,忽视基础安全常识为不良商家提供可乘之机。

五破局之道:重建食品安全信任,企业责任。严格执行原料溯源制度,将ESG(环境社会治理)纳入经营核心;监管升级,加大抽检频次推行"首犯重罚"机制,对违法企业形成震慑;消费者觉醒,选择正规渠道商品,关注SC认证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拒绝"低价陷阱"。从"苏丹红鸭蛋"到"三聚氰胺奶粉",再到今日的"臭鸡蛋蛋糕",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悬在社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网红滤镜”下的工厂真实相貌曝光!臭蛋蛋糕厂半年前刚被责令整改

卓乐食品厂的曝光不仅是对黑心商家的声讨,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唯有将"舌尖上的安全"视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才能让"网红经济"真正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