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欢

湖南石油纪委将数智监督理念融入日常监督,用好智慧监督系统,加强对重点业务、关键环节的实时监督、靶向监督、智慧监督,以信息化驱动引领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严查严防,堵塞管理漏洞
“某工程建设项目疑似存在招投标不规范的问题。”近日,中国石化智慧监督系统的一条预警信息,引发了湖南石油纪委相关部门高度关注,随即他们进行专题研判,并组织人员深入现场核实。问题查实后,该公司对履职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约谈及提醒谈话,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了经济处罚,并在全公司公开通报,形成了有力震慑。
同时,他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督促职能部门全面梳理招投标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优化招投标业务流程。针对地市公司申请自行招标、金额较大的项目,坚持“抓前置、管后置”,严格审核招标需求、招标方案及文件、招标结果等,并将工程建设项目公开招标金额下限由300万元调整至200万元,将地市分公司招投标实施管理部分权限提级管理,着力规避风险。
自2024年起,湖南石油纪委依托中国石化智慧监督系统积极作为,持续强化监督执纪效能。针对系统所提示的预警信息,迅速反应、深入核查,已成功有效处置3条关键预警,切实将潜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查实的问题,严格遵循“全周期管理”理念,不仅对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在招投标业务流程优化上深下功夫,使其更加严谨规范,同时加大合同履行监管力度,填补过往可能存在的漏洞。通过一系列举措,成功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批制度、规范一个领域”的多赢目标,为公司的健康、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依靠大数据分析,延伸监督触角
“监督部通过筛查公司经营数据,发现个别站点存在套券套积分异常情况,现将5项问题线索予以转交。”2024年11月,湖南石油纪委通过自主创新开发的大监督数据与风险预警系统,聚焦“易享节”、会员日等营销活动,开展了一次基层加能站违禁与“微腐败”问题专项监督,并将异常数据移交零售管理部门,督促其逐项核实、从严从快严肃处理追责。
湖南石油纪委突出创新引领,自主开发大监督数据与风险预警系统,整合加油卡、石化钱包电子券、积分优惠、充值、支付等5类业务数据,破除各类监督信息屏障。该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关联、碰撞、分析,实现对加能站异常行为的实时预警。
“现在有了这个大数据分析系统,我们可以随时掌握加能站异常情况,既能为监督赋能,又能为我们减负。”在熟练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后,湖南石油基层兼职监督员姚伟满意地说道。目前,湖南石油纪委已为省市县三级管理人员、监管岗位618人配置数据查询权限,筛查加能站违禁与“微腐败”异常数据,对26座异常数据较为集中的站点开展了“四不两直”检查,传递全面从严的强烈信号,推动基层治理和监管向常态化、长效化方向发展。
打造网络阵地,厚植廉洁文化
“节日到,往来旺,礼来礼去不可为,不管送礼人怎么搞‘曲线进攻’,都要做到既不松口也不伸手。”2025年春节前夕,湖南石油纪委编发了朗朗上口的廉洁提醒标语,再融合“年画剪纸”元素制作“漫画说纪”微信推文,得到了干部员工的广泛转发和点赞。
该公司不仅注重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治理效能,还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打造廉洁文化“网上阵地”。自2024年以来,湖南石油纪委组织开展了“宣廉洁 扬清风”廉洁文化建设活动,动员全省系统干部员工围绕廉洁风险点,以真人演绎、动画故事等形式自主拍摄廉洁“微视频”14部。同时,运用漫画形式生动解读党纪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在中国石化朝阳e站微信公众号发布14期专刊,打造“指尖微课堂”,实现宣教覆盖5.6万人次,让干部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