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绿色发展
“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污染越来越少了,空气越来越清新了,心情也越来越好了……”这些触手可及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承德市民每天都真切感受到的。
生态兴则文明兴。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近年来,承德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明确“生态强市”核心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边高质量发展经济,一边高水平生态保护,坚持不懈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持续谱写美丽承德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和合承德网记者 于 鸿
承德市区景色
聚力守护生态环境
阳光灿烂,天高云淡。春节期间,在承德游览的北京游客马女士,说起本地的环境,竖起了大拇指,“即使是在冬天,承德也是蓝天白云呢!这几年我和家人朋友开车来承德游玩好几次了,每次虽然是在不同季节,但天气都特别好,很羡慕承德市民能够享受到这样美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承德深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放眼承德大地,蓝天白云已是良好生态环境最直观的体现。亮眼的成绩,来自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全市生态系统真抓实干、砥砺奋进的精神。我市努力打造华北领先的空气质量,出台《承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4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337,同比下降5.8%;PM2.5年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改善率全省第1,是全省唯一实现3年持续改善的城市;六项污染物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全面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推行农用地(或未利用地)变更为农村宅基地土壤污染状况简易调查,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启动全市首个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基地,2024年完成538家涉危废企业规范化评估。在全省率先启动整县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农村污水+森林草原防灭火”、“潮汐式”污水 治理、“小三园+”灰水资源化利用等差异化方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63.9%。
巩固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建立健全涵盖232座空气站、30座水质站、7座噪声站、173 个重点污染源、557家分表计电、379处红外监控、875处 PM10监控、1364处河道视频监控、生态卫星遥感影像的全要素实时监控体系,运行大气、水、危废、生态、分区管控等环境监管平台,推动建设 “承德市生态环保云”数据库,加快实现多领域统一监控,提升数字孪生水平。
绘就水清岸绿画卷
水是城市的灵魂。守一方水土,护一河清流,近年来,我市用心用情保护水环境、呵护水生态,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记者在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4年,全市23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和达标率均达到100%、连续3年保持全省最优,入北京、天津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入京古北口断面总氮浓度超额完成补偿协议目标、连续2年达到要求。
“生态涵水”,增强生态支撑能力。承德全域位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省陆域红线面积43.4%,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保护区总面积的45.9%,生态功能极其重要。2024年,全市统筹流域补偿资金支持生态修复,实施省级增殖放流、双塔山滦河国家湿地公园监控监测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治理水土流失594平方公里,生态修复河道116.89 公里,水生态功能不断提升。
“工程净水”,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我市以巩固提升京、津水源水质为重点,整合流域补偿、水土保持等资金59亿元,全面推进“潮河200里净水廊道、800里滦河水质保护和辽河流域生态治理”系统工程,2024年重点实施城乡污染防治、河流生态治理等项目16个,新建改造管网30余公里,滦平、兴隆两县19座农村污水处理站中水全部回用,丰宁12座农村污水处理站达标排放。
“科技保水”,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建立完善承德市水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全域水环境管理“一张图”。聚焦水土流失治理、沿河污染源管控、汛期水量调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4个关键,实行“一断面一策”和季节性差异化管控,将全市1005个入河排污口纳入平台监管,整治问题排污口15个。科学调度滦河流域围场老窝铺、庙宫水库、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充分发挥橡胶坝、拦沙坝沉沙作用,有效降低洪水对断面冲击影响。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承德多措并举加快推动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持续叫响承德碳汇品牌,塞罕坝机械林场完成CCER市场重启后的省内首笔交易,出售碳汇产品1.9万吨、金额100.7万元。在省内率先开展“降碳产品+会议和办公场所碳中和”,累计完成降碳产品交易6496万元,占全省总额的76%。
有序推进排污权交易。印发《关于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和鼓励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的7条措施》,全市组织完成排污权交易3519万元,核定征收排污权使用费1545万元。
积极争取流域补偿资金。争取到位滦、潮河流域补偿资金5.15亿元,占流域总体补偿资金的66.9%。同时,共争取到位省级以上生态环保专项资金11.82亿元,招商项目1个,超额完成全市招商引资任务。
拓展绿色金融产品。推动承德银行发放全市首笔碳减排贷款100 万元、授信500万元。帮扶企业碳资产价值实现突破,2家电力企业出售全国碳市场盈余碳配额,收益5200余万元。
让城市生态底色更浓
今年,承德将继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守护美丽蓝天。聚焦煤、企、尘、车重点领域深度攻坚。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全覆盖,研究实施中心城区生物质改电可行性替代方案。推进5家企业环保绩效创A,完成7家水泥、1家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强化中心城区和南部臭氧污染传输通道管控。实现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基本淘汰。市区PM2.5年均浓度保持在25微克/立方米以下,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建设美丽河湖。加快补齐滦河、潮河、辽河流域城乡治污短板,开展滦河流域总氮源解析,建设潮河总氮通量自动监测站,推进丰宁和围场城区雨污管网整治、营子区污水处理厂技改、总氮处理效能提升、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等工程项目,实施滦河、小滦河、伊逊河水土流失治理。以潮河、柳河、潵河、潘家口水库等为重点,争创美丽河湖。确保全市23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创建无废城市。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和质控监管。争创一般工业固废用于矿山采坑回填和生态恢复国家级试点,推动实施废风机扇叶和光伏发电回收利用项目,开展新污染治理和课题研究。加强尾矿库和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确保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同时,承德将以“两山”转化为导向,拓展优化五条路径,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积极开发CCER交易路径。加快推进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林场、丰宁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推进与宝武集团履约进程;巩固降碳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挖“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潜力,推动会议、企事业单位、个人购买降碳产品实现碳中和;深化排污权交易路径。完善排污政府储备管理,推进跨区域流转,完成排污权使用费核定征缴;拓展生态保护补偿路径。研究新一轮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拓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使用领 域,探索大生态综合补偿机制;拓宽绿色金融支撑路径。争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立美丽承德建设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推动降碳产品、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
来源:和合承德网
编辑:贾扬阳
来源:和合承德网原标题:以绿为笔 绘就低碳发展新画卷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