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米手机,掉队了?

2025.02.10 | 念乡人 | 8次围观

王骁至今还能回忆起十几年前,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的时候,他坐在电脑前预约抢购的紧张模样。

趁着新一轮国补开启,他想买一部久违的小米给自己当新年礼物。只是要不要买最新的小米15系列,王骁还没有下定决心。

小米15的起步价已经到了4499元,补贴完也要4000块,他半开玩笑地说:“小米,快高攀不起咯。”

也是在最近,科技产业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了202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全年出货量数据,前五名里不见“小米”。

小米手机,掉队了?

雷军的“Are you OK”即将发表10周年——这句话源自雷军多年前的某次海外发布会——而年度出货量掉出前五的小米手机,也不禁让人想问上一句:Are you OK?

小米手机,“掉队”了吗?

掉出榜单前五是事实,可要说小米手机卖得不好,也不对。

不久前,同样是Canalys的数据,雷军与卢伟冰(小米集团总裁)都在微博转发了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图,小米的市场份额是13%,位居全球第三位。

小米手机,掉队了?

图/微博截图

同一个季度,在海外风生水起的小米,在国内也实现了头部厂商中最高增长率,达到了29%,市场份额排在苹果、vivo和华为之后的第四位。

此前还有媒体引用BCI数据称,若从新机激活量来看,小米除了2024年第一季度排在国内第六之外,此后的三个季度一直稳居第二位。

那么,为什么去年还坐着年度出货量第五名宝座的小米,一下子失去了姓名?

对此,Canalys研究分析师钟晓磊解释道,华为在2023年第四季度重回中国市场出货量前五,2024年也持续有旗舰机上市,手机市场的竞争局势愈演愈烈。

“其实就是厂商的竞争格局从‘前五’变成‘前六’,全年增长明显、只比第五名荣耀出货量低了一点的小米,不得不消失在榜单上(该榜单只列出前五名,往后都用‘其他’表示)。”

他补充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华为与小米用户群体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比起其他厂商小米反而受到华为的冲击相对更小。

这就不得不提到所谓的“米粉”。

虽然王骁并不认为自己是米粉,但这么多年他除了小米和iPhone,几乎没有考虑过其他品牌的手机。

2011年,刚工作没多久的王骁,在看过令人惊艳的MIUI系统后,面对小米第一款智能手机很难不心动。

雷军曾说,小米梦想的原点是“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这台配置在当时相当可观的手机,以1999元的价格击穿了当时旗舰智能机的底价。

2011年10月底才正式上市的小米手机,仅在那一年就为小米带来超过5亿元的收入。

昂贵且由苹果、三星、HTC等海外品牌把持着的市场突然跑出来一个小米,很多人和王骁一样盯着小米手机的参数和价格,格外兴奋,而这也成为小米“高配低价”形象的起点。

以至于自2020年发布小米10系列,开始探索高端化的小米,不时还会被网友“蛐蛐”说“忘了初心”,价格越来越贵。

掉出前五的小米没有“掉队”,但小米越来越贵倒是事实。

2023年8月,雷军曾在年度演讲中强调:“高端是小米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战。”

小米最新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是其史上最亮眼的一次业绩。营收、利润之外,这个季度小米手机平均售价从2023年同期的997元增长10.6%,到了每部1102.1元。

小米走高端化的五年多时间里,并不顺利,就连内部在小米11受挫、小米12销售不及预期的时候,也曾怀疑过小米能否扭转自己塑造的品牌形象,如今总算是看到了一些成绩。

财报还引用第三方数据称,小米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其总体出货量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0.1%,同比提高7.9%。

也就是说,即使还是有低价位段的红米撑着底部,3000块以上的小米手机确实是越来越多了。难怪有网友调侃说,现在只有红米才是真小米。

但在卷到飞起的中国手机市场,就像雷军说的,高端化这条必由之路不得不走。

手机没啥可卷的了,小米也一样

偌大的手机市场,杀起来格外红眼。

众多国产手机厂商们,卷新机、卷价格是常规操作,然后是卷折叠屏、卷影像、卷自研系统,现在就看最火的AI大模型能卷到什么程度。

卷来卷去,大家不得不一起向上看,在存量里找增量,比如去抢更多苹果的阵地。小米也不例外。

钟晓磊结合具体的市场情况指出,2024年小米在高端市场有较好的成长,主要在于小米选择了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位,较早在高端市场做小屏旗舰数字系列,小米14系列市场反响颇佳。

再加上折叠屏产品在形态上的突破对于小米目标用户也有一定吸引力,2024年发布的折叠屏旗舰小米MIX Fold 4和小折叠手机小米MIX Flip也较此前产品有较大的改善。

更何况,这一年的小米还多了一个变数,那就是小米汽车。

“小米汽车的破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再塑品牌形象的作用,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小米手机的高端化进程。”同样是从第一代小米手机就开始关注小米的股权投资人吴晓表示。

不过,产业评论人张书乐指出,小米手机所谓的“高端”,就总体产品来看,更多像是在做中端机里的高端平替。

在他看来,比起不仅拿出“非凡大师”,还搞出三折叠,不管是品牌还是手机形态上都把高端化架势摆出来的华为,小米依然很难给用户带来明显的高端感受,至少与其他友商相比,区别不大。

毕竟,硬件早就卷不动了。至于软件,小米暂时也没能看到更多的优势。

曾经MIUI在系统界面和本土化上创造的领先地位,早已经不复存在,同行们都没闲着。如今是安卓、鸿蒙、iOS操作系统三足鼎立的天下,小米的澎湃OS 2.0还在陆续推送更新中。

除了常规的价格战、渠道战,包括小米在内的手机厂商们唯一还有机会寻找突破的自然还是AI。

但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仍旧是一个长期努力的方向,手机上的AI更多还是一个高阶版智能语音助手。

钟晓磊分析认为,至少还需要三年时间,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有实用意义的AI应用出现在手机上,逐步取消现有的应用入口,甚至改变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

只有到那时候,优先掌握更多用户行为数据并形成了良好的AI应用场景的厂商,才会借助海量数据形成品牌护城河。

而钟晓磊也提醒道,小米拥有的最大优势正是其基于米家平台的巨大用户基数,不管是接入的生态企业还是设备数量,都是目前其他安卓厂商难以赶超的规模。

小米官方数据显示,小米SU7有超过56%的用户是苹果用户,而澎湃OS 2.0高度兼容苹果生态。也就是说,不管是在系统兼容方面,还是与手机息息相关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业务上,小米都一直走在用户群体扩容的路上。

由此看来,小米手机的高端化之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小米手机的机会,或许也更在手机之外。

张书乐表示,从当前的竞争格局来看,头部厂商更多维持着一种战略上的均势。从年度出货量数据来看,这种均势也愈发明显。2024年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咬得比上一年更紧,前六名几乎形成了等分之势。

2025年,一个影响整体市场的变数又出现了,那就是新一轮国补。在消费者换机频率降低、换机意愿不强的时候,实打实的补贴成了最大的影响因素。

不过,这一次的国补针对的是6000元以下机型,且最高补贴500元。

钟晓磊表示,这样的规则刺激的更多是3000—6000元的中端机型,特别是3000—4000元价位段。虽然小米在其间有较多布局,但这个价位段消费者的换机意愿相比使用更贵或更便宜机型的人,本就是比较低的,能够给小米带来的整体增长有限。

小米手机,掉队了?

小米之家作为小米的线下渠道,同样能够吃到国补红利。图/梁婷婷

“但国补有可能带动包括小米在内的更多厂商将更多旗舰机型拉到6000元以下,让大家继续卷起来,跟苹果抢市场。”张书乐说道。

虽然雷军已经忙着管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了,不再特别的小米手机也已经很难成为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了,但国产智能手机曾因小米而泛起活力的这潭池水,仍将继续卷动下去。

作者:梁婷婷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