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和快门的不同组合来实现相同的曝光。当光圈较大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圈的光线较多,完成某一曝光量时,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较短。如果还以同样的曝光量为目标,此时采用较小的光圈拍摄,由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圈的光线较少,此时需要相对较慢的快门也就是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模式转盘中的P挡即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原理。使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拍摄时,当半按快门时,单反相机会对现场进行测光,计算出一个合适的曝光值,并给出相应的光圈与快门组合。拍摄者可以通过转动相机拨轮,改变光圈与快门组合,此时并不会改变曝光值。例如,程序给出的组合是光圈f/11,快门1/60s,此时转动拨轮相机就会重新给出一组数据,光圈f/5.6,快门1/250s,意思是采用这样的光圈快门组合同样可以完成拍摄,获得同样的曝光效果。此时,与刚才的数值相比光圈加大了两挡,快门加快了两挡。再次转动波轮还可以得到光圈f/1.4,快门1/4000s 的组合。与刚才的光圈f/5.6,快门1/250s 相比,光圈加大了4 挡,快门加快了4 挡。如果往反方向调整,则可以得到光圈f/16,快门1/30s 的组合,与光圈f/11,快门1/60s 相比,光圈缩小了一挡,快门则相应放慢了一挡。如果继续收缩光圈至f/22,快门则会继续放慢一挡至1/10s。我们可以发现为了保证相同的曝光结果,当光圈加大时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就会增加,所以快门速度就需要加快;而挡光圈缩小时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就会减小,所以快门速度就需要放慢。
虽然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可以完成相同的曝光,但在画面的视觉效果上会有很大不同。大光圈可以获得背景虚化的浅景深效果,慢速快门可以让移动的主体形成美丽的轨迹。
准确曝光的标准并不唯一
在了解如何获得准确曝光之前,我们应该先知道准确曝光的标准是什么。从摄影界公认的客观标准来讲,准确曝光的标准是照片能够如实体现出拍摄环境的真实亮度。假如一张拍摄中午的风光照片被拍得好像傍晚一样,那么这张照片就是曝光不足的。如果拍摄傍晚的照片看起来就像中午一样明亮,就是曝光过度。这是最明显的标准。另外,从技术层面讲,准确曝光的标准是照片上不仅中等亮度部分的景物具有良好的层次和细节纹理,而且亮部和暗部也保留了能够辨别的层次差别和纹理。简单来说就是高光不过,阴影不欠。
除了客观标准以外,拍摄者本人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意图和表达目的来自由决定曝光的标准。因为,对光线和色彩的判断理解上,并非所有人都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自由运用曝光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可见,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正确曝光”存在。
相机测光测量的是场景中物体的亮度
评价镜头优劣的一项指标就是是否存在暗角。由于在成像时,与画面中间相比边缘的光线是倾斜入射的,容易导致暗角,在照片上表现为画面四周尤其是四个边角上出现变暗的现象。使用广角镜头更容易出现暗角。由于全画幅相机感光元件面积更大,因此更容易出现暗角现象。优秀的镜头对于暗角控制得更好,使之不易发生或非常轻微。在拍摄时如果出现暗角,可以采用收缩一挡光圈再拍摄的方法,另外可以通过开启机身内部的周边光亮校正(尼康为机身内菜单中的暗角控制)来解决,但是机身内的校正效果非常有限,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后期处理解决暗角问题。
由于光线的物理特性,大部分场景的反光率都是18%,因此按照这个基准点测光在很多时候都能获得准确结果。
测光系统的工作依靠从镜头入射的光线
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学过,当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时,在完成构图后半按快门时相机会完成自动对焦工作,实际上半按快门的同时相机还在同时完成自动测光工作。此时,外界景物反射的光线会通过镜头进入相机内部,在经过反光镜反射后一部分进入取景器成为我们看到的景物,另一部分则进入了专门的测光感应器中,测光感应器能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发送到芯片中进行运算,瞬间就能够得到当前场景下正确曝光的光圈和快门值。此时继续完全按下快门,相机就会根据这个光圈和快门值完成拍摄。
所以,测光系统的工作也要依赖从镜头入射的光线。测光系统实际上也是一块小型的感光元件,尼康经典的测光系统具备91000像素,而佳能在EOS 7D MARK II 上配备的测光系统更是达到15万像素。
早期的测光系统只能分辨出场景的明暗,也就是说它只能辨识黑白,不具备分辨色彩的能力。而这样的“色盲”测光系统并不完善,很多时候由于不同颜色物体的反光率不同,“色盲”测光系统会出现偏差。如今的测光系统不仅能够辨识色彩,而且有些还可以辨识红外线,从而可以排除更多干扰,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曝光常见错误
照片整体过曝
在相机没有自动测光功能时,摄影师的失误非常容易导致照片整体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曝或欠曝,而在当今数码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已经相当完善,当使用程序自动曝光(P)/ 光圈优先(Av) 或快门优先(Tv)模式时,不易出现照片整体严重过曝的现象。只有使用全手动模式(M)时,在光圈快门设置不当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严重的人为曝光偏差。但是爱好者在拍摄时,如果遇到场景中存在大面积黑色、阴影或者在拍摄夜景时,仍然可能出现轻微过曝的现象。此时,黑色区域由于过曝会变为更加明亮的灰色,失去暗部应有的影调。
广州西关老街上旧式民居的乌黑大门,拍摄时容易产生过曝,从而让面失去那种悠远厚重的气氛。(左图)
在相机自动测光的基础上,减小曝光补偿能够让黑色更加纯粹,表达出应有的影调和气氛。(右图)
明亮的积雪和反光的冰面容易导致相机的自动测光不准,使得画面整体曝光不足。(左图)
增加+2/3EV 的曝光补偿后,照片能够正常还原现场气氛,展现出冬日午后冰封的湖面。(右图)
照片整体欠曝
同样在自动测光下,照片整体严重欠曝也不太容易出现,只有在拍摄雪景、白色婚纱等画面中存在大面积白色或发光物体时,有可能出现曝光不足的现象。此时白色区域由于曝光不足会变为灰色,影响整体效果。
直方图
对于照片的曝光问题主要使用Camera Raw 进行处理,调整参数时需要随时对照着直方图。接下来具体讲解一下直方图的分析方法。
文件- 打开,打开“沙漠.jpg”图片。在Camera Raw 界面右上角的直方图中可以看出图像的阶调和色彩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发现图片一些明暗和色彩的问题。
如果想在Photoshop 用Camera Raw 打开JPG 格式的图片,需要提前设置。设置操作为编辑- 首选项- 文件处理-Camera Raw 首选项,在【JPEG 和TIFF 处理】选项组中将【JPEG】设置为“自动打开所有受支持的JPEG”即可。
观察直方图会发现上面有几个不同颜色的山形区域,而这些山形的区域其实是像素在图像上的分布状态。直方图上的不同颜色分别为红色(R)、绿色(G)、蓝色(B)、青色(C)、品红(M)、黄色(Y)。另一种颜色:白色,它代表明度。直方图也是一个坐标轴,分为X 轴和Y轴。X 轴从左向右代表的是图像的暗调区域、中间调区域和高光区域,Y 轴表示像素分布的信息数值。“山”在某区域的高低代表颜色在该区域的面积和明度在该区域的分布情况,如右图所示。分析该图像的直方图:大部分的白色在高光区域而暗调区域比较小,可以得知图像亮度比较高。图像内容主体是沙漠,观察直方图也可以发现中间调区域主要是黄色。图像右上角的天空比较暗,因此蓝色主要在直方图的暗调区域。图像左上角的天空比较亮,所以直方图的高光区域也有一小部分蓝色。如上面这样分析直方图就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到图像的明暗分布和色彩分布,在处理图像时也会有依据。
直方图左上角的三角形按钮是阴影修剪警告,右上角的三角形按钮是高光修剪警告,它们的作用是显示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区域。因为曝光不足的区域会形成没有细节的黑色(俗称死黑),而曝光过度的区域会形成没有细节的白色(俗称死白),所以为了知道图像是否有丢失细节的区域或防止调整过度造成细节丢失,就需要显示这些区域。单击即可启动(启动时按钮会有一圈白色)并显示警告区域,曝光不足的区域会显示蓝色,曝光过度的区域会显示红色。上图为曝光过度的图像,蓝色区域和红色区域表示细节损失。
版权声明
本文系作者授权念乡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